序换
基因重组,判若两人
“气人”在行的人,“人气”肯定不行。两者的“零件”完全一样,只是调换了一下顺序。如下图:
变化源体的语素顺序,从而产生新的仿体,这种仿拟的方式,叫做:变序仿。
变序前后两个文本的对比映衬,往往能够强调或突出某种意思或情感,再比如:
从“高三”到“三高”,这暗恋的时间,也够长的了。青春早已像小鸟一样不复返,这哥们仍然只敢仗着酒勇表白……
现行修辞学中,变序仿另外有一个名字,叫做——
序换
其实就是“换序”,变换顺序的意思。再来一例:
天底下的夫妻有的是貌合神离,有的则是神合貌离。
“貌合神离”与“神合貌离”语序不同,意义也大相径庭:前者表面上很和美,实则各怀鬼胎;后者尽管表面上看似不和,实则心心相印。
“了不起”和“起不了”,只是顺序稍作变化,却是有无梦想的差别。因此,序换往往给人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感觉。
以上案例,序换前后的文本含义,都发生了较大改变,属于改变语义的序换。
再说一个众所周知的典故:相传曾国藩率领湘军与太平天国作战,屡吃败仗,于是上疏朝廷,陈述其“屡战屡败”的现状,并请求增兵。
其幕僚李元度一看,这哪儿成啊?不但要不到援兵,说不定会惹朝廷震怒,于是建议改成“屡败屡战”。曾大为赞赏。
“屡战屡败”和“屡败屡战”,虽是基于同样的战况,但精神内核迥然不同。前者是窝囊废,后者是孤勇者。
这个案例,得把第一个字撇开,才能看出是变序仿:
(没)有人会永远爱你
(但)永远会有人爱你
记得上小学的时候,有一回经过校长办公室,听到校长训斥两个掐架的坏小子:
你们两个,一个拐蛋,一个蛋拐。
“拐蛋”和“蛋拐”,都是本地方言,都是“坏蛋”的意思。校长变着花样责骂,就是为了强调和避免语言的单调,表达效果清新脱俗,我硬是几十年没能忘记。序换的修辞效果,由此可见一斑。
这种序换,属于语义不变的序换。再比如:
这父子俩一个聪明绝顶,一个绝顶聪明。
“聪明绝顶”和“绝顶聪明”语序不同,意义相同,说明父子俩都很聪明,难分高下。这个也是语义不变的序换。
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,序换一般都是回环(参见相关专题文章),即两个文本的首尾词语互换,既具有结构匀称整齐的视觉效果,又具有回环往复的韵律美感。
但不是所有的序换都是回环,比如:
从“离不开”到“不离开”,属于序换,但两者无法形成回环。
其中的两个文本:
两者的零件完全一样,仅仅把“朋友”和“你”的位置简单交换了一下,便是“得意”和“落难”的差别,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“你”和“朋友”之间的辩证关系。
这种两个词语互换位置的仿拟方式,叫作交换仿。
显然,交换仿属于序换的特殊情况。
“爱情”与“时间”,一头一尾,交换位置,形成回环。
是不是所有的交换仿都是回环呢?请看下例:
头屑去无踪,秀发更出众。
这是某知名品牌的洗发水广告。有人用了之后,满不是那么回事,于是吐槽道:
秀发去无踪,头屑更出众。
把“秀发”跟“头屑”交换,洗发水的“洗效”全给“换”反了。
把这个案例的源体和仿体搁在一起,无法构成回环。
可见,互换位置的两个词语,必须一头一尾,方可形成回环。
话说有一对男女,初次见面,男方想恭维女方漂亮,本来想说——
你笑起来真好看
结果呢,一着急,说成了——
你看起来真好笑
接下来的故事就不用说了……这哥们的所说是对所想的交换仿。
这是个宽式交换仿,即除了两个关键词“错过”和“得到”交换之外,另有若干文字的微小变化。可以将其改成严格的交换仿:
你错过的,是别人得到的;
你得到的,是别人错过的。
这也是一个宽式交换仿,中间参杂了置换仿——
总结一下:
(全文结束)
版权所有©请勿侵权
本文系【幽默原理】平台创始人随俗先生原创作品,欢迎个人学习分享!若要转载或转化成其它形式(包括文字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等)发布在公共平台,请联系作者授权。
扫码添加作者微信
(先截屏,再发送到微信环境,长按关注)
小程序容易消失
请关注【幽默原理】公众号
欣赏高品味的幽默
汲取有营养的思想
学习可变现的语言艺术
扫码就走的
文化乐旅
奇趣横生,闻所未闻